首页

男主收奴

时间:2025-05-25 16:12:26 作者: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浏览量:46406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16条,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网证的概念、申领方式;二是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应用场景;三是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四是对未成年人申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

  《管理办法》明确网号、网证的自愿使用原则,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用户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但同时保留、提供现有的或者其他合法方式进行登记、核验身份。鼓励互联网平台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但应当保障未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与使用网号、网证的用户享有同等服务。

  《管理办法》严格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充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在信息收集方面,对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用户同意外,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所收集的信息仅限网络身份认证所必要的信息,不收集其他信息,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应用。在信息提供方面,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最小化提供”原则,对依法需要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但无需留存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仅向互联网平台提供核验结果;对依法确需获取、留存用户法定身份证件信息的,经用户单独同意,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向互联网平台提供必要的明文身份信息。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履行协助义务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法提供相关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仅限网号、网证对应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认证日志信息。

  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实施免签政策的标准是什么?外交部回应

二连浩特11月16日电(记者李爱平)内蒙古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6日对外发布消息称,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境一日游线路已正式恢复。

青海海晏:村支书集中晒出“幸福账单”

贵州合力惠民民生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祥说:“5%左右的增速对稳定消费、提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消费提升的空间潜力很大。”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百姓收入稳步增长。群众口袋里有了钱,再结合发放消费券、补贴和举办购物节等措施,可有效激发居民消费动力,提高消费水平。

大连海洋大学原副校长冯多被决定逮捕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思得:我一拿到实验结果以后,这个结果很漂亮,我说感谢老邓,历代的中物院的领导和群众,基本上都是按照他定的方向在继续干,这是我们可以告慰老邓在天之灵的。

第十四届致公·张江论坛举行:科技创新向未来

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对数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目前国家层面的政策基本上面向高等教育阶段或者高中阶段,对初中和小学阶段的数学资优生关注不够,没有建立起学段贯通的拔尖人才教育体系,也缺乏整体设计和制度保障。”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吕长虹20日对记者说。

2024年“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系列活动启动

林剑:中国和伊拉克传统友好,中方支持伊方维护稳定、实现发展,愿同伊方加强交往、深化合作,推动中伊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